首页 吃掉这只蟾蜍[娱乐圈](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吃掉这只蟾蜍[娱乐圈](重生)——成于乐cy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么改了之后,节目效果确实更好,但难度也增加了。

有观众提出质疑:改规则对后来上节目的演员不公平,前面那几期的入选者岂不是占了很大的便宜?节目组回答说,并没有。在前几期节目中胜出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所有入选的演员最后还要在一起进行最终的角逐。所以,改规则之后难度增大,选出来的演员也实力更强,更具竞争力,最后还是可以把仅凭运气入选的人淘汰掉。

这个说法也算合理,各家粉丝就接受了。

苏晋江把《长生殿》的戏曲本子看了好几遍。戏曲本子里是唱词,改编后的剧本对白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剧情上不会有太大出入。苏晋江把每一出的主要情节点提炼出来,做成一个PPT。练习的时候,不加台词,只按照PPT上出现的情节点转换情绪,像演哑剧一样。

尉檀陪着他练习,问他:你最怕抽到哪一出?

苏晋江想了想,有太子的戏份,我都挺怕的。

戏曲里基本没有太子李亨的戏份,但是改编后的剧本里肯定有,因为有小组里有太子李亨这一组,而且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角。电视剧正式的编剧也透露过,父子关系将会是《青春版长生殿》的重头戏之一。

唐玄宗与太子李亨的关系很微妙,可以说是父子天生是仇人这句话的绝佳注脚。

唐玄宗在位时间很长。于是,李亨就和历史上所有的大龄皇太子一样,落入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是父亲的继承者。另一方面,他也是父亲最为防范的人。安史之乱后,这种状态颠倒了过来:李亨登基,山與而被他强迫当了太上皇的唐玄宗则成了他最为防范的人。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费尽周折登上皇位的李亨,却和他的父亲唐玄宗在同一年去世。这结果不禁让人怀疑,是否他已经在与父亲的战斗中耗费了全部心力。

父子相与,或许从来都是一道复杂难解的试题。

到了上节目那天,苏晋江早早带着助理小宁来到电视台。节目要到晚上才正式录,但要占用一整天的时间:上午抽签拿剧本,下午排练化妆。霍海露了个面,看看没什么事,随便交待了几句就走了。

在后台准备的时候,工作人员和摄像来到休息室。

怕什么来什么,苏晋江最不想抽到跟太子的对手戏,偏偏抽到的是《重圆》这一出。

这是整部《长生殿》的最后一出。在戏曲里,这段戏的情节比较简单,并没有李亨什么事,主要说的是唐玄宗在仙人的指引下飞升月宫,与杨贵妃重逢,两人都成了仙,用超现实的手法把悲剧结局变成了大团圆。

苏晋江拿到的剧本里,这段戏被处理成了这样:唐玄宗飞升月宫,与贵妃重逢,在仙境中重返大唐盛世。与太子完成了皇位的交接之后,羽化登仙而去。

与《长生殿》的戏曲原作相比,改编后的剧本很明显改变了角色的比重,也把故事的主题从追寻转换到了传承。在这里,杨贵妃代表着所有世间已经失落的价值,只能在幻想中才能再次寻到,是虚的部分。太子李亨代表着现世的传承,是实的部分。

苏晋江琢磨了两遍剧本,对角色作出了这样的理解:唐玄宗和李亨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主人公,两个人的戏份加在一起,构成最后一幕的主题:过往不可追,未来仍有可为。

和苏晋江搭班扮演太子李亨的是个新人演员。苏晋江跟他聊了聊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但对方不以为然,坚持要用另一种方式去表演。按照对方的理解,太子才是这出戏真正的主角,否则就无法解释编剧为什么要把太子李亨的戏份增加得这么重。

苏哥,你是不是不了解这部剧的具体情况?李亨说,其实这部剧实拍的时候是两条线在走,一条线是讲《长生殿》的剧情,另外一条线是讲戏曲作者洪升的。

我知道啊。苏晋江说,怎么了?

既然是双线结构,那这两边儿的剧情肯定是有照应的。李亨对自己的想法很有把握,洪升是康熙朝的人,也是盛世。所以我觉着,这个作品最后一幕的基调肯定得是上扬的,很积极的那么一种感觉。到了这一场,唐玄宗和杨贵妃都已经是过去时了,月宫啊仙境啊,都是虚的。只有太子才是真实的。我建议咱们这样,你和贵妃呢就在后边,把月宫里那个虚的氛围表现出来。我呢在前面,表现新皇帝登基的气势。台词说完了以后顺台阶走到你那儿,咱俩眼神一对,这么一虚实相接,继往开来的主题就出来了。你看怎么样?

苏晋江一听,对方这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拿他当背景板。可能这个李亨原本是想演皇帝,但是被分到了太子组,想借今天这一出给自己加加戏,希望苏晋江别挡路。

苏晋江跟他沟通想法,但李亨的态度很坚定,非要这么演不可:苏哥,这么处理最简单,不需要花时间培养默契,咱俩各自演好自己那一块儿就行,就跟拍戏的时候分A组B组一个道理。要是互动太多,万一有一方接不住戏,整场都砸了。言外之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谁都别拖谁后腿。

最后时间不多了,还要排练,苏晋江只好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这样吧,咱们各自按自己的理解去演,不过我觉得咱俩一定得有眼神交流,不光是最后,中间也要有,让观众看出咱们两边是有情绪互动的。不然的话,就变成了一个舞台上在演两出不相干的戏,你在登基我在升天,互相没关联。

李亨想了想,行吧。待会儿排练的时候咱们定几个位,我走到那个位置上,你就往我这儿看,咱们眼神交流一下。

下午排练时,李亨果然是按照自己的那套方案来的,一门心思抢最好的站位,几乎忽视了其他人的存在。

扮演杨贵妃的女演员排了两遍之后有点接受不了,行不行啊?这都成《暗恋桃花源》了,一出戏唱成两出,哪儿哪儿不挨着。

其他演员也对李亨的一意孤行很有意见,对前来巡视的编导反映了一下。编导没什么办法,本来这种选秀节目就需要有各种各样出圈儿的参与者来博眼球带话题,李亨虽然没有团队合作意识,但并没有违反节目组的规定。要怎么磨合,是演员之间的事,节目组不干涉。

杨贵妃被气得撂了挑子,怒冲冲地坐到边上,一边喝水一边抱怨:他这是成心搅局呢吧?怎么这么倒霉跟他分到一组,真是晦气。眼看着马上就该化妆了,还排成这个样子,这戏是没法演了。干脆我们都不上台,叫他去唱独角戏。

苏晋江考虑了一下,眼前这局面,显然不能寄希望于李亨会接住他的戏。剧组里有导演约束过于自由的演员,在这里却没有谁来控场,所有的事都要自己摸索着来。现在他只能相信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一个人担起两个人的戏份。

第74章

苏晋江那一期节目,何如许是在电视上看到的。

他陪费长槐去某会议中心参加一个影视项目推介会,站在半露天的环形长廊里等活动结束。

酒店一楼,巨大的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长生殿》的选秀,大厅里过往的路人时不时会停下看几眼。

何如许站在围栏边,用胳膊肘支撑着古铜色的扶手,无所事事地看着电视屏幕。大厅明亮的地板反射着头顶上的阳光,刺得他的眼睛有些疼。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