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命昏君他还没活够(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短命昏君他还没活够(穿越)——桥的那端(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也许在三皇子看来与其从出生就被软禁,不如搏一搏,他的儿子或许还有别的出路。

只不过他的想法是终究不能实现了。

三皇子虽然是谋反重罪,也一早被贬为庶人,但他的孩子毕竟还是留着皇族的血,宗的人也不敢枉自决断。

赵瑜让人把那孩子带过来,不到三两岁的年纪,无论原主还是他都没有在吃穿上亏待那两个哥哥,因而这孩子看不出被软禁的困苦,长得虎头虎脑圆润可爱。

叹了口气,赵瑜找到沈太后商议,决定把这孩子悄悄送到宫外养起来,对外则宣称他父母死后也生急病夭折,也没人提出质疑,毕竟这个时代孩童能健康长得本来就不容易。

这也是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以三皇子的性格既然再次造反怕也早有了心理准备,成王败寇,自杀绝不是畏罪,只是为求给孩子留条活路罢了。

至于这次被当枪使的荣昌公主则被吓得不轻,在查明她只是让刘浩忽悠利用后被解除了软禁,跑到沈太后和赵瑜面前哭着深刻反省大表忠心,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公主府深入简出非常低调,那便是后话了。

日子一晃又到了年尾,天气日渐转冷,但与去年赵瑜来时相比今年的冬天似乎没那么冷,且异常的干燥,到了正月也没正经下一场大雪。

紫宸宫书房内,工部侍郎黄子兴在下面战战兢兢捧着奏折看,越往下看越一头汗。

赵瑜等着他看完,黄子兴看的正是李辛刚递上来的奏折,阳县的确如他所想那般有很大问题。

因地处偏僻又贫瘠,且多年未有洪水,阳县前几任知县对河道堤坝的修缮都是糊弄了事,李辛亲自去看时发现多处堤坝破破烂烂,河道也拥堵很多,且河道沿线村庄农田,一旦有水患便很难处理。

李辛折子上写他已着手去处理这些事,但报到上级知府请求拨款的文书已发去一两个月还一点回应也无,他只得先自行筹款。

柏清宇之前暗中派人去核查的结果也证了李辛所奏之事,可之前工部去的人却说什么事都没有。

待黄子兴终于看完就扑通一声跪下:是微臣失职微臣失职啊,请陛下降罪!

他上次近距离见到陛下还是在政事堂里,那时黄子兴还颇觉着皇帝亲切和善,可近几个月的一系列事件虽未牵扯到他,但却让他对皇帝的手段有了清醒认识。

以至于今日见了皇帝都觉得一阵威压逼来,尽管赵瑜依旧是平常那种随意的态度。

阳县有数十万百姓,若真有了水患可不单单是一句失职降罪就能了事

柏清宇语气平和,但讲出的话却让黄子兴胆颤,阳县之外其他地方又是怎样,黄侍郎可敢再跟本相打包票说无事吗?

勾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黄子兴七上八下的等着被革职查办,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皇帝想了想说:罚是要罚的,只是这会再找人来接工部的活儿也来不及,依朕看这罪且记着,让他亲自下去各地排查,若能把问题都找出来解决了便将功补过,若不能再重罚也不迟。

黄子兴屏气等了一会儿,终于听柏相答应,登时觉得四肢里的血液终于能动了,又集中精力听柏相把活儿布置给他才退出去。

自从卫国侯意图逼宫反被收拾个底朝天后朝中风向就彻底变了,世家们谨言慎行生怕被皇帝再揪出什么不是,其他官员也勤勉许多,再没有人对皇帝的手腕作为有所怀疑了。

看黄子兴战战兢兢的身影,赵瑜忍不住笑了,又想起柏清宇刚才吩咐的让黄子兴这次下去时候带上宋灵玉,便问:清宇觉得宋灵玉怎么样?

柏清宇边收拾文书边道:才智过人,堪当大任,只是还缺些历练。

这也是他让宋灵玉跟着下去的原因,和李辛不同,宋灵玉出身高贵天赋出众,虽也谦和有礼但骨子里终是有股傲气。

一如当年的他。

只有经过对民间疾苦的切身了解和磋磨,才能真正想明白自己要走怎样的路。

赵瑜还没听柏清宇这么直白的夸赞别人,他记起一些传言:我听他们有说宋灵玉就好比当年的柏相。

柏清宇也听过那样的传言,他自然是不在意的,但从赵瑜口中说出来又有所不同,他故意问:陛下也觉得我们像吗?

绕过椅子从身后环住他,赵瑜趴在柏清宇身上笑道:我觉着不像。

他附在柏清宇耳边悄声说:清宇是独一无二的,谁也比不过朕的柏相。

他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轻轻落入柏清宇耳中,心底也似被羽毛撩了撩。

没有说话,柏清宇用动作做出回应,微一用力把他从身后拉到膝上坐下。

第100章

两人距离被拉的极近,感受到柏清宇手上的热度和眼中深意,赵瑜有些期待又有些犹豫。

这可是书房啊可是想想有有点兴奋是怎么回事

然而柏清宇只是吻了他片刻,赵瑜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大概是这种失落太过明显,柏清宇眼神温柔的解释:桌案冷硬,臣不想陛下难受。

赵瑜大窘,又听他低低笑问:臣今晚想留在宫里,陛下可应允?

赵瑜老脸一红,见柏清宇眼中笑意更深又不甘示弱,附身过去故意贴近他的喉结轻咬,惹得柏清宇呼吸一窒才不慌不忙起身:准了,今晚来侍寝吧。

他得意洋洋自认总算扳回一局,然而到晚上被折着腰抚弄的不堪承受还被追问「陛下可还满意」的时候,赵瑜才知道有些能是逞不得的。

那些便是后话了。

黄子兴领命下去各地巡查时已是十一月,待两三场大雪过后新年已至。

赵瑜去年已感受了过年气氛,不过今年又有所不同。

柏清宇年三十自然是要在柏府的,不过提前一天他已在宫中和小陛下「守夜」了整晚,害得赵瑜除夕那天差些起不了床。

到了年三十晚上照旧和沈太后等一众宗亲来守夜,且还召了镇国公夫妇与沈赫也入宫来,宴席上自然热闹不少。

沈赫和父亲在边疆好几年,这是回来第一次在京中过年,他们几个长辈在一处说话唠家常,沈太后也格外高兴。

待过了零点外面响起鞭炮声,沈赫拉着赵瑜出去,问做什么也只说到了他就知道了。

前两天刚下的雪还没化,两人踩着雪一路走到紫宸宫后院。

刚进院赵瑜就看见一个什么东西趴在地上,倒像是什么大型动物,下意识便停了下来。

自从荣昌公主送那个白虎之后,他现在对这种东西就有点心理阴影。

阿瑜莫怕沈赫笑着又往前走了两步,用手中灯笼往那上面一照,居然是一头用雪堆成的惟妙惟肖的雪狮子,怎么样,像吧?

太像了,刚才都吓我一跳呢赵瑜兴奋的凑近去看,雪狮子不仅大小跟真的一样,连头上鬃毛也精细无比,可以说是一比一还原了,表兄从哪儿找的高人堆的,这得费不少劲吧?

沈赫本想卖个关子,但见赵瑜满眼毫不掩饰的赞赏就绷不住了,背着手轻咳一声:也没费多少劲儿,我也就堆了不到了两个时辰吧。

他的语气故作平淡,但飘忽期待的眼神却暴露了内心真实想法。

而赵瑜的反应也没让他失望,惊讶过后「哇」了一声道:这狮子是表兄堆的?太厉害了吧!

说着小心手摸了摸狮子头上鬃毛:这也太像了,我都不知道表兄还会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