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7章 捡漏的第一百四十七天赚钱要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如今东宫仆从少得可怜,大部分被太子妃遣散,毕竟太子请辞,又是戴罪之身,若真计较起来,又是一桩罪过,好在留下的人,都是忠心耿耿的。

琥珀满脸担忧地看着炭火,见外头太阳正好,便想着要去将太子太子妃的被褥拿出来晒晒。

小院虽好,但终究破旧,寒气也重,被褥得勤晒。

她叫来跟了自己多年的

小丫头,“你看好炭火,不许错一下眼睛,听到没?”

春风徐徐,朝堂上还没吵出个结果,突然,皇帝甩出了一道旨意,将胡志微任命为右相。

这个信号释放得太让人意外,说明太子还有起来的可能,依照太子的性子和手段,北地是不可能任由瓜分的,大家也就安静了不少。

这一下错有错着,皇帝又恨又怒,却也无可奈何。

太子妃跟太子说起这事儿,便一直瞧着他脸色,见他面色平淡,不由笑道:“看来父皇还是念着你的,胡大人出任右相,这也算是一件好事,朝堂好歹有人照看了。”

太子叹了口气,“陛下怕是更厌恶我了,我跟老师做的一切,并不全是为了这个位置,我们只是……”

他摇摇头,不想再去说这些事,“伯远那边情况如何了?北地冷寒,他辛苦了。”

连年打仗,哪怕那小子钢筋铁骨,大概也受不了了。

“放心吧,他现在啊,就没吃过败仗,势头猛着呢。”太子妃端来药碗,小心吹凉喂给他,“不过,听说北戎攻势凌厉,他也无可奈何,这仗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

她不敢说现在朝堂有不少人参霍云霄,这话一出,他怕是又要气的吐血。

太子意料之中地点头,被药苦得直皱眉。

“只希望粮草不要再断了,去年南边倭寇未犯,粮食也大获丰收,应该无虞了。”

这么些年,拆东墙补西墙的,总算撑过来了。

他想到温竹君信里说的有关土地兼并、士绅掌权的话,心里一阵阵地失望,大约,大梁是要亡的。

太子妃听他说的断断续续,咳个不停,连忙拍他的背,“你别说话了,说了不关心这些事儿呢,怎的又说?太医说了,你现在最忌讳劳心费神。”

太子喝着药,却只觉手脚越来越无力,看着汤碗里的药,心里满是抗拒。

他忽然道:“东宫还留有多少人?这药是太医院开的方子吗?”

太子妃点头,“没几个了,留在这干什么?跟着咱们吃糠咽菜啊?那些人拜高踩低,是最会找高枝儿的。”

太子看着药碗,怔怔的发了会儿呆,一口一口喝完,眸光越发暗淡,只是面对太子妃时,才勉强打起精神。

当稻子长出小苗,在风中颤颤巍巍地伸展叶片的时候,端午都已经过去了。

温竹君的绸缎跟瓷器生意做的红红火火,虽说贴补进去的钱还没回来,但能看出前景一片良好,将来是能赚大钱的。

她的肥皂生意,又上了一个档次,做出来的羊脂皂,比她想象的要好用多了,但这个生意看着铺得大,依旧不挣钱。

挣钱的是玉桃的糕点铺子,这么些年,哪怕北地打仗,铺子里的生意从来没差过,贵人的钱就是好赚。

只是北戎人依旧没有罢休,不时的骚扰大梁。

在霍云霄的信里,是说大梁的骑兵还是不够强,拦不住来去如风的北戎人,不过幸好的是,北戎的地盘里,今年已经长出了新草,也缓过了一口气,他们的攻势没有之前那么厉害了。

一切都是为了口吃的,打仗也都是为了生存,双方你争我夺,只留下无数的尸骸,永远也回不去家园。

就这么忙碌到中秋前夜,温竹君给家里写完信,便拆开大姐姐寄过来的信。

大姐姐性子傲,很少会主动给她写信。

信里只说让她放心,江玉净病倒了,再也不能参霍云霄了,还让她好好做生意,将来的好日子,还有七哥儿的未来,全靠她了。

信的最末尾,温梅君提到了梁巢,说江玉净有可能是在跟这个人联系,让她警惕些。

温竹君回忆了半晌,才想起来梁巢是谁,一时间也没有多少头绪,好在,她可以慢慢查。

她有些没想到,大姐姐做事也很利索嘛。

玉龙县县衙,后院。

中秋佳节,圆月高悬。

酒席散去后,院子里还留有一些热闹气,温梅君两颊酡红,立在游廊上,往卧房走去。

飞星担忧地扶住她,“夫人,咱们还是别去了吧?”

温梅君呵斥道:“别做这副样子,还以为你做了什么坏事呢,背挺直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