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2章 捡漏的第一百三十二天狗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温竹君抬手将她按下,又坐下和大头说了好一会儿话。

原来当时霍云霄擒获北戎二王子时,是准备一起押送去玉京的,只是太子的旨意太快,又想着西边是师父的旧部,他也痛恨西越人,去打一场也无碍,便心无牵挂地去了。

大头跟夫人说话就从容多了,因为每次说一半儿,甚至不到一半儿,夫人就已经听懂了,十分省时省力。

“侯爷得知您病了,差点就闹着回来了,幸好当时在肃州的通判大舅爷来了信,好厚的一封信,侯爷看了后,才慢慢冷静下来的,不过还是气疯了,说了好些大逆不道的话……”

“反正他当晚就写了一封信,急送回玉京,可没有收到回信,又接连写了三封,可惜战事又起,情况又不明朗,他只能派我前来递消息,侯爷说了,您千万别急,这事儿他一定会解决的……”

温竹君拧眉,想来霍云霄已经知道北地的事儿,那小子不同以往,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难怪张炳之说事儿快要结束了,当官当久了,一步看十步。

“玉京情形如何?你知道吗?”

大头点头又摇头,“我出发之前,只知道玉京现在乱得很,抓了好些人呢,侯爷说幸好夫人没留在玉京,又说太子这次要得偿所愿了,夫人,侯爷叫您别急,他不会乱来的,一定好好用脑子解决这些事儿……”

温竹君听的想笑,不小心岔了气,咳得止不住。

她缓了好一会儿,“你好好休息吧,既然来了,就安心住着。”

青梨扶着温竹君出了门,马车正等着呢。

温竹君上马前,忽然顿了顿,“今儿是不是做了米糕?去捡一些来。”

青梨心里不愿意,但还是听话的去了。

总督府并不算太远,路上也没什么人,一路畅通无阻,天地寂静一片,唯有车轮轧雪的裂帛之声,还有寒风呼啸的呜呜声。

温竹君面色沉静,静静地等,不出意料,张炳之同意见她。

她随着差役进了议事厅,看到张炳之依旧一身布衣,这次跪坐在案几边,低着头一动不动,才一阵不见,须发皆白,旁边放了个冒着青烟的燎炉,这炭显然不好。

“竹君见过张大人。”说完她又咳了两声。

张炳之扭身看她,温和一笑,“夫人请坐。”

他帮温竹君倒了杯热茶,里面连茶叶都没有,动作也很迟钝。

“听闻夫人病了,此刻见夫人消瘦若此,老夫心里愧疚。”

这话不管真心假意,温竹君都对他的观感越发地复杂,这个人一生经历了太多,她不是太子,对他的厌恶不过是基于从前的道听途说。

“张大人也瘦了不少,北地百姓会感念您的。”

张炳之轻轻摇头,目光温和无波,仿佛看透一切,“北地百姓是受我所累,再过阵子,若有一人念着老夫,便心满意足了。”

温竹君此时并不想隐瞒,好消息值得分享,“……咳咳,北地危机想必很快就能解,张大人,这段时间,您也辛苦了。”

张炳之微微一笑,脸上的褶皱越发明显。

温竹君将信递了过去,“这是外子给您的信。”

张炳之有些意外,接过信后笑道:“打狠仗,该用拙将,这是太子举荐霍侯爷的原话,我当时觉得很不妥,毕竟霍侯爷这人太跳脱,如今倒觉得太子用人,确实有

些道理。”

温竹君见他将信拆开,笑着看完,又笑着将信装好,面色一点变化都没有。

她不太想跟他说话,“张大人,我的任务完成,告辞了。”

“夫人稍等,老夫有事相求。”张炳之起身道。

温竹君目光有些戒备,“张大人,我们两家的交情,还不到这个程度?”

张炳之了然一笑,“夫人先入为主,畏我如虎,但此事非是自求,而是他求。”

他苍老的脸上平静淡然,说话不疾不徐,“听闻夫人和周家关系不错?”

“我与周三姑娘是好友。”温竹君坦然道。

张炳之点点头,“那就希望夫人多照看些吧,他们一家人,是好人。”

温竹君表情难以控制地变了一瞬,随即又道:“张大人是否多虑了?太子和您的恩怨,怎会牵扯到他们?”

张炳之不介意温竹君的质问,也不解释,只温和的送温竹君出门,还夸她心有谋算。

他将霍云霄给的信又还给温竹君,郑重道:“不管如何,我都要替北地的百姓多谢夫人。”

温竹君觉得他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但却只说了这么几句,不解的看着他略佝偻的背影,在皑皑白雪下,孤寂不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