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36.第136章 获奖后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吃完饭早点洗洗睡觉了,今儿一天估计你也累了。”

“嗯。”

吃完饭,程开颜站在灶台前舀水。

一般而言灶台上有两口锅,一口炒菜做饭,靠里面的一口则烧水洗漱,虽然不如用电来得快,但也还不错。

只不过这口锅烧出来的水,水面会带上一丝油光,触手间会有些腻。

即便是徐玉秀这样爱干净的人,将锅刷洗干净,也是避免不了这样的事情。

等钱攒够了,搬进小洋楼,那时候就比四合院方便多了。

他接着水,一边思索着。

而徐玉秀,则端着一盒没动过的菜出了厨房。

此时正是工厂下班的时候,家家户户在正在吃饭,亦或者刚吃完饭。

因此院里热闹得不行。

水井边,肖家三个姊妹坐在井边打水,三姊妹各有分工,有的洗碗,有的洗衣服,有的帮忙打水接水。

至于那尖嘴猴腮的肖文远则坐在他家门槛上,啃着一个鸡腿,手里还捧着一本小人书乐着。

隔壁詹家也灯火通明着,靠程家的这边的厨房里传来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徐玉秀好生打量一番着众生像,兀自感叹一声,隧进了詹家厨房。

厨房里,一家六口人坐在八仙桌上吃吃喝喝。

至于为什么是六口人?

那是因为他们家下乡七八年的大女儿詹文蕾,带着丈夫孩子回京城来了,今天上午到家的。

上午一家人见面,哭得眼泪吧啦的。

“玉秀阿姨。”

桌上站起来一个脸色有些疲惫,眼眶红肿像是刚哭过的年轻女人。

她身材丰腴,衣着朴素,正是詹文蕾,看到徐玉秀走进屋来连忙站起身来喊了句。

“文蕾,心语你们姐妹俩快来尝尝鲜,都是没动过的,你看看这大鲍鱼……”

徐玉秀对她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将手中的饭盒递了过去,笑着说。

“哎呦!这可是好东西啊,玉秀,这哪儿来的啊?”

王樯阿姨低头一瞥,看到里面泛着油光,排列整齐的食物,心中一惊。

“开颜今儿去参加颁奖了,从人民会堂带回来的,这可是国宴大师傅做的菜哩~”

徐玉秀微笑着说道,眼中带着满满的自豪。

“开颜都到人民会堂去了?可真是出息了啊,难怪……”

詹文蕾看了眼老实巴交,一整天都没有做声的丈夫,心中很是震惊。

“那可是沾到开颜的光了呀!”

王樯阿姨笑得不行。

这一晚,院子里又热闹起来了,只因……程家那小子今儿一整天没看到人影,居然是跑人民会堂领奖去了!

这下谁都不敢再调侃了拿这个名头来调侃了,这回真成大作家了!

……

另一边,宁家。

晚上七点,唐明骑着自行车回到家中。

灯光明净的客厅里,老爷子躺在靠椅上,披着毛毯看着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9月2日,当时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开播。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联播》是在1978年1月1日正式开播的,每日19:00播出,播出时长20分钟,正式打出了“新闻联播”的栏目名称字幕。

一下子成了无数知识青年,领导的必看节目。

“回来了?”

老爷子听见动静,随口问。

“爸,吃了没?”

唐明在门口玄关处换鞋,然后走进来。

“吃了,你闺女回来了,说她蒋婷介绍的那个程开颜不合适,你也知道她眼光高得很,一般人根本看不上。”

“我今儿见着他了。”

“今天?你不是代表文化部观礼去了吗?”

老爷子好奇的问,到了他这个年纪,基本上处于半退休的状态,正是在家饴儿弄孙的时候,对大孙女的婚事自然相当在乎。

“是啊,没想到阿婷介绍的这个年轻人在文学上还挺有天赋,今天的儿童文学奖他可是第一名,另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明年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唐明随口解释道。

“小道耳。”老爷子淡淡道。

唐明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她心道:“家里终究还是老爷子当家做主,老人家尤为固执己见,要不是这样,老三跟阿婷两人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唉……

成与不成,随他们去吧。”

——

次日上午,周四没课。

程开颜恢复了日常作息,先将母亲送到学校,随后骑车到北师大上班。

依照惯例在操场上跑步锻炼身体,只不过今天,有一个胖老头咬牙跟在他身后,累得气喘吁吁。

“您这是何苦呢,这么大年纪了,还逞强,您多少岁,我多少岁?”

程开颜扶着累得走不动道的启功老头,坐在跑到旁边的座椅上。

“哼!我可是去年校运会教师组的跑步冠军。”

启功先生喘着气,颤巍巍的拿出手绢擦了擦额头与脸上细密的汗水。

“教师组的跑步冠军?”

程开颜听到这话,眨了眨眼,我真的想笑,这怕不是人家让给你的吧?

不过这话没说出口,虽然启功先生在北师大不是校长之类的大领导。

但他是代表着北师大这张名牌的文化名人,再加上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在学校广受师生爱戴。

“那当然!对了……”

启功先生很是傲娇扬了扬下巴,可惜他的脖子不长,看上去有些滑稽可爱。

随后他想到什么,笑呵呵的拱手道:“恭喜你呀!获得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第一名,跟蒋子龙是一个待遇,你们两人都登上了报纸,这回可是真正的大作家了。”

“谢谢,给你吃。”

程开颜掏出两颗大白兔,塞在他手里,随后转身离去。

这是老妈徐玉秀临出门前,塞在他口袋里,足足塞了三个口袋,两个上衣口袋,一个内袋。

大概有大几十颗。

说是有人恭喜他,就发给人家吃。

回办公室的路上,不出意外的也是有许多学生和他打招呼。

“早上好啊,好几天没见了,小程老师。”

“早上好。”

“恭喜啊!小程老师,恭喜你获得了儿童文学奖!”

“谢谢,请你吃。”

程开颜笑着将口袋里的发了出去。

回到办公室,也陆陆续续有人向他祝贺,这个消息的确瞒不住。

上次的报道中只有只言片语提到了《芳草》,程开颜的名字从未出现。

但在这次报道中,切切实实的提到了他的名字与作品,以及他的个人简介。

是这样描述的:“昨日,第二届全国短篇小说奖颁奖仪式在人民会堂成功举办,由矛盾颁奖,青年作家程开颜同志唱名,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荣获第一名。

另外中作协主办,国内文坛新一座文坛大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一届在人民会堂举办成功,冰心女士,陈伯吹,叶圣陶出席颁奖仪式,由知名青年作家程开颜同志作品《夜晚的潜水艇》荣获第一名……”

于是乎,这个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整个学校扩散开来。

“北师大这回真出了一个大作家!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