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对刘小敏、刘小捷姐妹来说格外重要,小敏要去见公公陈天福。小捷要回老家拜公婆。
素敏跟天福碰了几遭没跟女儿说,但她心里有数,决定稍微提醒一下女儿。
这日,素敏简单跟小敏分析几句局势。小敏听了,叹口气说:“老人,面子给足就行,再不满,事情已经这样,他改变不了什么。”想了想,又说:“他爸有一点好,暂时没说来北京,他喜欢老家,挵一天是一天,等以后来京,才热闹呢。”刘小敏显然不希望陈天福在北京常驻。王素敏听得有些心惊,因为她所处的位置,跟陈天福是一样的。只是,在北京住了这许多时日,她已经适应了北京生活,如果让她回老家,恐怕反倒索然无味不太适应。女儿当然不是要赶她回去,但就目前复杂的情况看,她也只能挵一天是一天。
从这个角度想,素敏又有点同情天福。
刘小捷要跟徐正回老家。头几天地里,她就开始慌张。王素敏看出来,安慰小女儿,“不跟回家一样么。”小捷家和徐正家,一个城东头,一个城西头。不过小捷爸跟她妈离婚并去世后,家里亲戚都不怎么走动,都怕沾着她娘仨的穷气。如今小敏和小捷北上京师,发展良好,亲戚们想走动,娘仨又不给他们机会。这次小捷回去,王素敏只叮嘱她回家看看房子。久没人住,就怕有什么诸如漏水之类的纰漏。按说不会。素敏来京前,劳烦邻居照看,如果有事,早来了电话。
徐正和小捷买的高铁票,临到时候,又发现带的东西实在太多。走高铁不方便,只好退票,改成开车回家。假期高速人多车多,堵在半路,徐正和小捷一对一句说话。
“到时候你得向着我。”小捷说。
“那肯定。”
“你爸妈不会刁难我吧。”小捷俏皮地,话里又带点怕。
“怎么可能。”徐正说,“不是不顾大面场的人,都到跟前了,不是他也是他。”
小捷不满,“什么叫不是他也是他,搞得跟你受了委屈似的,后悔了吧?”
“还来得及么?”徐正不那么严肃。
“我就知道!”小捷要打他。
“我是在乎那些繁文缛节的人么?什么离婚没离婚,年纪大了小了,重要么?”徐正恢复温柔。
“那谁知道,现在男的都现实,”小捷说,“我们单位一个小伙子,日本留学回来的,有点才气,本地人,阿姨妈妈们给他介绍了不少,相了不少亲,疙疙瘩瘩,始终不满意。最后找了个在亚洲发展银行工作的小姑娘,家里有钱,长得那个难看,黑胖,可人家还是娶了。喜糖都发了。所以说,现在这个世道,穷女人,没有择偶权。门当户对,强强联合,加速阶层固化。”
“也许人家是真爱呢。”徐正说。
“你喜欢黑胖的?别跟我说男人不
请收藏:m.qibaxs10.cc ', '')('是视觉动物。”
“都是小城市来的,咱挺门当户对。”
刘小捷留着一半话没说。她和徐正,严格说起来基本还算门当户对,只是她的年纪和婚史拉了后腿。客观说,以徐正的条件,靠婚姻再进一步不是没可能。正因为此,小捷打心眼里感激徐正,他的坚持挽救了她。至少挽救了她的自信心。她和徐正都有房贷。将来即便结婚,她的房子也不能租出去,不然老妈就没有立锥之地。她也不能要求姐姐带老妈。小敏那边的情况更复杂。所以,即便结了婚,她和徐正依旧有两份房贷要还。等于原地踏步。但在徐正家人眼里,儿子娶了个二婚穷女人,是大退步。想到这儿,刘小捷浑身起鸡皮疙瘩。
她问徐正,“那个副总的女儿什么样?”
“没留她照片。”
小捷又问:“假如你没遇到我,会跟她在一起吗?”
徐正迟疑了一下。小捷心里有了答案。那女人不是没有吸引力。小捷随即自言自语,“留学回来的,长得还行,上头有老爹罩着,还有陪嫁,这样的女的还愁嫁?多少人跪在地上捧着,啧啧,这人还能看上你,说明是真喜欢。”
徐正纠正,她对我一般,比较冷淡。
“冷淡?”小捷说,“是放不下架子吧。不像我,接地气。”
一时间两个人都没话。前头松快些,车缓缓开动。在加油站方便,再上车,小捷又问:“你那如母的长姐不会也回去吧。”徐正答:“想多了,一家是一家,还不至于中秋都一起过,姐夫那还有安排。”
小捷促狭,“哪个姐夫?”
徐正一愣,才说:“第二个,第一个不是被你姐捡走了么。”小捷顿时气得脸通红,这触碰到了她的痛点,“停车!我不去了!”
徐正不知发生了什么。也太敏感。
“停车!”小捷怒吼。
徐正先道歉,“我错了我错了。”连哄带骗一阵安慰,先把旁边这头狮子安抚住。车继续开,徐正打开广播,听里头的播报,已经快到家乡了。小捷还在生气,越是有什么,就越在乎什么。她很不喜欢徐正的用词,“什么叫捡走了。”小女子依旧金刚怒目,“我姐是捡破烂的?捡走了?那你是不是也是来把我捡走了?!”
还是有些自卑。
徐正哎呦一声,他一个理工科,哪至于那么咬文嚼字,“用词不当行不行?不是捡走,是请走,请菩萨,成不成?根本没那意思,你就是职业病,编辑考试呢。我的意思就是说有个先来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