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敏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章 为自己考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郊区的花鸟市场大,旁边还连着菜市场,到周末,下午还没散。王素敏逛来逛去,只感叹一件事——市场的菜比超市的便宜。她打算以后来这买。小敏说质量不一样,分有机无机。王素敏说:“都是大蒜,还能分出八样来。”小敏知道老妈固执,不坚持,就算尊重。到花鸟区,刘晓敏看着柠檬树喜欢。以前只听说,第一次看。她想搬回去一盆给小捷。王素敏觉得太大,而且不好养。

小敏只能作罢。看来看去,买了一盆多肉,五块。两棵绿萝,二十,一束玫瑰,十五。小敏还想拿下一盆茉莉。素敏却说白花花的不吉利,没要。打道回府。走累了,娘俩坐在路边

请收藏:m.qibaxs10.cc ', '')('健身器材旁休息。

王素敏冷不丁一句,“这马上家骏也要来,你怎么办。”

“没什么怎么办,慢慢培养感情。”小敏笑着说。十多年来,家骏在金家长大,跟她这个妈生分是必然。不过小敏有心理准备,儿子的心再冷再硬,她也要捂热了。

“你和家骏两个人还好说。”王素敏轻轻地说。

刘小敏头皮过了一下电,笑,“妈,说什么呢。”

“跟妈还瞒着。”

“瞒什么?”

“过年那会,你老出去接电话,我心里就有数,”王素敏扭脸正对女儿,“都这个年纪了,还有什么看不透看不开的,从小到大,都是你自己做决定,你想怎么做妈决不拦着,妈只是想知道你的情况,能更好地支持你。”

刘小敏没想到她妈突然说这些话。她感觉小捷去加班,似乎是调虎离山,难道是妹妹告诉妈了?她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跟妈说,这丫头!

小敏问:“小捷说的吧。”

王素敏撇清,“她能有这个脑子就不会离婚了。敏子,你也该有个人陪着,这么多年一个人在外头不容易。”说着,素敏伸手揩眼角。

不得不招了,小敏定定神,说:“是有一个,处着。”

王素敏当即收泪,问道:“处着好,哪里人?”

“也是老家那边的,来北京好多年了。”

“老家的好,多大了?”

“比我大几岁。”

“稍大点好,有孩子么?”

“有个女儿。”

“女孩好,比男孩好相处,也是离婚的?”

“离过一次。”小敏被问得发毛,但她没说陈卓是李萍前夫,李萍是她校友。中学时很出风头,她妈估计还记得李萍。

“离过一次好,相互都知道珍惜,对你还好?”王素敏层层剥茧。

“妈,还没到那一步。”

王素敏笑着说:“真到那一步我还不问了。”

“没打算结婚。”小敏不得不给出定论。她怕给妈妈希望,更怕她失望。谁知王素敏说:“不结婚好,你们这种情况,再婚要慎重。”妈嘴里说出这话,刘小敏脸上一惊。王素敏笑说:“你以为妈跟不上时代了?你们这种情况,都是离婚,都有孩子,孩子又都这么大了,都有自己工作,圈子,家庭,再融怎么融?容易的?我就想,你要能有个伴,能交流交流,精神上排解排解也好。拼拼叉就拼拼叉吧。”王素敏再度用到拼拼叉这个词。

刘小敏当然懂。拼拼叉,老家良家妇女谴责行为不当的男女的形容词。她听着有些不舒服。可老妈也没说错。她和陈卓,现在就等于拼拼叉。说好听叫男女朋友。当初她刚来北京,李萍请吃饭,她认识了陈卓。多少年不联系,再见面,她才知道他们离婚了。陈卓背部神经跳动,是她的病人。重逢的时间刚好。

对于再婚,她和陈卓都很慎重。二入围城,谈何容易,还不如现在这样,站在围城边上,进可攻,退可守。他们都更注重精神交流。最难的这二年,是陈卓陪她过来的。

刘晓敏陷入沉思。素敏继续分析,“你生的是儿子,有几个男人那么大度会帮你养儿子,再过过,家骏大些,自有你的福气。”

小敏觉得像在听后宫故事。母凭子贵。

她笑说:“我也没指望家骏对我怎么样,只要他能过得好,发展得好就行。”

素敏道:“话是这么说,养儿子更花钱,以后你是要做婆婆的。”

小敏不解,问:“婆婆和丈母娘有什么区别,不都是长辈。”

素敏站起来,“你别问我,丈母娘这个职位,我卸任了,你和小捷都不给我这个机会。”

小敏被她妈逗乐,“指望小捷找机会拨乱反正吧。”

王素敏不屑,“她?一有机会就兴风作浪。”

请收藏:m.qibaxs10.cc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