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却见赵佶脸上一呆,不由自主地微微张开了嘴,却只见自己画了一半的画卷,上面那一大片雪白的空位上,写着——
“不投降、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黎庶敢牺牲,臣命不足惜,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前面那五个不,简简单单却铿锵有力,而后面那四句……那从字面里透出来的血性与大气,更让自诩文采斐然的赵佶久久无言。
这样的诗词,他是写不出来的。
这位太上皇就这么呆呆地站着,看着这首不契合任何词牌名的词——
词中,赵楷居然将黎民百姓放在前,而置君王群臣于后,可赵佶却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是啊,眼下金兵围城,朝廷这边已经在商议着议和之事,可京畿之地的万万黎民的抗金情绪却愈发高涨,汹涌的民意甚至传到了他这位早就不问国事的太上皇耳中……
牺牲。
在这个时代,这个词还没有后世舍生取义的含义,所谓牺牲,指的是牛羊全体也,是国家祭祀与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这个词虽说谈不上什么贬义,但绝对称不上褒义。
可今日,三郎这白纸黑字写出来的“牺牲”二字,给赵佶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从延福宫离开后,赵楷没能离开皇宫回军营,又被官家召过去了。
果然,到文德殿内后他看到了那些议和派的大臣们正悠然自得地坐着,而张邦昌与范琼自然也在现场……
请收藏: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