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要进行靖康二年的第二次朝会了,而今天,唐恪、莫俦、张邦昌等几位议和派大臣们聚到了皇宫的文德殿中,面见官家赵桓。
“官家,眼下城外金兵在攻城上,由上个月的三天一攻,改为了五天一攻,甚至也没有组织精锐之士攻击城墙……哪怕如微臣这般不通兵事之人,也看得出来金兵疲弊,再无可能攻下我东京城!倘若这个时候我们派遣使臣出城与其议和,则两国休兵罢战恢复和平,大有可为!”
“哦?”
赵桓听得眼前一亮,对啊,春节前后城外的金兵攻城规模便飞速萎缩,再无一开始攻城时,那令人心悸的如虹气势与凶残之像。
“可是郓王那边……”
尽管一下子就动了心,但这位官家还是很矜持的,特别是他一直经常与三哥沟通交流,深知自己这位兄弟的脾气秉性,坦白说,就连他——
堂堂的大宋官家都莫名地有些怕这位郓王殿下。
不过,每次赵楷向他汇报军中教谕司的工作进度,以及军队的整顿后,赵桓一直都感觉很踏实,很有安全感……
首先,这位是自家亲兄弟,其次,其尽管执掌禁军但最核心的军制改革,却对底层士兵们进行着爱国忠君的教谕工作,对此,他这位大宋皇帝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但也因此,赵楷在朝堂上甚至和他这位大宋官家说话,尽管言语恰当得体,但那主战姿态却相当强硬。
哪怕赵桓几次暗示他,是不是可以和金人议和,但他从来都是断然拒绝!
“官家,眼下东京城被困日久,城中百姓人心思安,无不希望和平……而我们朝廷自当顺势而为,以安民心!郓王殿下那边,明日我等自然有办法让他同意议和!”
请收藏: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