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靖康前夜,我成了郓王赵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064章 大义之名追读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对于朝堂这些腐朽官僚的反应,赵楷早有预料,立刻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商业物流纳入邮驿运转体系,而国家邮驿运转归入军政院,同时将厢军纳入这一体系中,分担繁重的官物运输,并允许其自主进行商业邮递运营,自力更生,减轻国家负担”这一政策建议……

拆屋效应下,朝廷的群臣们自然没有了再反对的理由。

大宋的邮驿传递本来就趋向军事化,本来也是朝堂每年都要砸入大把大把钱的地方,郓王的提议其实很和他们的胃口。

中央朝廷主管这一体系的,就是兵部……哦,现在应该是军政院与枢密院。

现在,军政院以解决朝廷冗兵这一问题为饵,枢密院和户部可不只是乐见其成,更是大力支持。

宋朝的邮驿传递统称为“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步递,一是马递,一是急脚递。

步递用于一般文书的传递,是接力步行传递。这种传递同时承担着繁重的官物运输的任务,速度是较慢的。

马递用于传送紧急文书,一般不传送官物,速度较快。但因负担这种传送任务的马匹大部分都是军队挑选剩下的老弱病马,所以也不能用最快的速度承担最紧急文书的传递。

因此,在紧急情况下,从北宋开始,又出现一种叫作“急脚递”的新传送文书的形式。

正史中,北伐途中岳飞签收了十二块金牌,就是这个系统快递送过来的。

不过,对于军政院把邮驿传递打包带走,还承诺独自解决地方厢军冗兵问题,大宋朝堂上枢密院官员们十分好奇,眼下一穷二白的军政院到底有什么好的生意路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