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起北美1625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3章 选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期望朝廷看在他在清虏入寇之时,取得的海州大捷份上,将他拔擢至朝廷中枢,或者另委一处丰裕之地为官,赶紧逃离这片是非之地。

你说新华人是盗匪吗?

但又算不上,他们好歹击退了清虏的两次进攻,保全了海西数万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你说他们是热心友好的外来强援吗?

似乎更不像,他们不仅大肆“征集”海州城里的金银、铁料、铜锭、粮食等物资,还一股脑地将都护府境内的工匠、手艺人尽数掠至白翎岛。

未几,还修筑碧城、苔滩两座小城,大有长期占据康翎半岛的架势。

更让都护府官员为之心惊的是,数日前,被朝廷流放软禁的光海君突然现身,还发布了一封讨逆抗虏的檄文,号召朝鲜国内所有不甘屈服清虏的官员、士绅、百姓立即行动起来,推翻“伪王”李倧的统治,反抗清虏,重归正统,复属大明。

谁是正统?

谁又是伪逆?

其实,光海君作为被政变推翻的合法君主,其存在本身就是对现任朝鲜王李倧政权合法性的致命打击。

更不要说,他还高举抗虏保国的道义大旗,这分明要夺国复位。

朝鲜要乱了!

而新华人在光海君发布这封檄文后,立即要求都护府上下官员和属吏,以及军中将领签名拥护,表示服从光海君的领导。

我尼玛,这分明是要让所有官员和将领纳投名状!

这可要命了。

一些官员和属吏出于忠君之念、爱国之心,拒绝在檄文上签名,还对光海君的身份表示质疑。

但他们无一例外遭到新华人的强力弹压,凡是拒绝签名的官员和属吏皆被拖到了海边,塞入大船之中,然后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生死未明。

很明显,新华人与光海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不排除光海君的复出,就是他们搞出的事。

在明晃晃的刺刀威逼下,以崔成言为首的大部分都护府官员和属吏只能硬着头皮,在光海君发布的讨逆抗掳檄文上签上各自的姓名。

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命?

且罢,暂且先签了名,避过此番死亡威逼。

至于以后,此事会不会为朝

请收藏:m.qibaxs10.cc ', '')('廷所侦知,祸及本人及亲属,那只能祈求上天神佛保佑了。

想来,他们这些小卡拉米,应不至于上达天听,最终被朝廷处置吧。

事到如今,崔成言等都护府官员也看出来了,新华人确实要据有海西都护府临海的康翎郡,然后以此割据自立。

他们不过是新华人推出来的傀儡,用来安抚和稳定境内数万朝鲜百姓。

再联想到,半个多月前听到的一个传闻,说是济州岛也被某个海外势力给一举夺占了,然后切断了该岛与大陆之间的联系。

据说,夺岛的军队皆持配有铳剑的火枪,而且士兵大多为髡发。

十之八九,他们跟这群新华人是一伙的。

如此看来,新华人早前占据白翎岛及周边数座小岛,现在又趁着清虏入寇之际,夺占康翎郡和济州岛,所图甚大呀!

今日,汉城来使,宣读大王教旨,罢崔成言等一众都护府官员之职,并锁拿回京治罪。

说实话,崔成言在感到愤怒和不甘的同时,心中未尝没有一丝解脱。

终于可以离开这里,哪怕回京治罪受惩,那也不用待在此地继续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他也不用再屈膝事贼了。

但未曾想到,这位来自汉城的宣旨官竟然在看到新华人时,不仅出言训斥,还要让他将其驱离出境。

钦差分不清大小王,但他却识得好歹,知道这里能做主的人是谁,自是不敢应承,起身后退到一边唯唯不言。

“你便是汉城伪王派来的宣旨官?”陈定远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位大呼小叫的“钦差大人”,眼中写满了戏谑的表情。

“大胆!”那名差备待令官听到旁边属吏小声翻译后,立时勃然大怒,伸手指着陈定远,厉声喝道:“髡首岂敢这般悖逆无礼,羞辱我王?你……你们……要做什么?”

却见两名白翎岛民兵一拥而上,将他一把摁倒在地,如捉鸡似的将其拎了起来。

他身后的几名朝鲜府卫军士兵刚要有所动作,便被几杆火枪顶在了身前,乖乖地被下了腰刀和短刃。

屋内的都护府官员和属吏皆面露不忍之色,全都把头低了下去。

“我听说,汉阳城里新起了一首歌谣,‘丙子胡乱,不如癸亥之变’。”陈定远走到那名差备待令官身前,笑吟吟地说道:“由此可见,伪王李倧叛明投虏是多么不得人心。既如此,你们还有必要为他尽忠职事吗?”

“不如,改投光海君如何?”

“逆贼敢尔?……”那名差备待令官又惊又怒。

“啪!”

陈定远立时狠狠地抽了他一个耳光,将他打得口鼻出血,头上的乌纱也掉落在地,发髻散乱,看着甚是狼狈不堪。

“带下去,让他好好想想什么叫\'民心所向\'。”陈定远甩了甩手,冷笑道。

两名白翎岛民兵架起金大钧就往外拖。

崔成言看着这一幕,心中顿时翻江倒海。

朝廷使者被当众羞辱,这是大不敬之罪!

但他又能如何?

城中兵权早已落入新华军之手,连都护府戍卫军都被改编成了所谓的“海西独立自卫队“。

“崔大人。”陈定远转向他,语气忽然和缓,“我知道你此时心下难安。但你要明白,李倧已向清虏称臣,成了他们的走狗。你们一心报国,忠于王事,他却要治你们的罪,这样的君王,上叛大明宗主,下负臣子之望,还值得你等效忠吗?“

崔成言沉默不语,却不知为何忽然想起座师临终前的嘱托。

“为臣者,当以社稷为重,以黎民为先。”

那么,他为了天下社稷和黎民百姓,是不是应该抛弃已经背明投虏的朝鲜王李倧,从而保全治下疆土和子民复归“中华”怀抱,远离靼虏腥臊?

——

请收藏:m.qibaxs10.cc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