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来我拿的是白莲花剧本[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1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是真的,她最近胃口都不是很好。

那可不行呀,小孩皱起眉,忧心忡忡的样子,那还要莲子百合粥。

太后身边的宫人一一记下。

小孩一本正经地道:母妃说,莲子百合粥开胃,还说却突然卡了壳。

太后忍笑:还说了什么?

小孩揪着眉头想了一阵子,看样子可爱极了,半晌才低下头,委委屈屈地道:临儿不记得了

他有些懊恼,垂丧地低下头:是、是临儿太笨了,总是记不住

太后登时心疼了,摸了摸身边小孩的脑袋,慈爱道,好了,不是临儿的错。

春兰,老太太这厢安慰着,又扭头唤了一声,她身后被唤作春兰的宫女往前一步给她行礼。

娘娘。

太后摆摆手:叫人去备些罢,多要些老三喜欢的。

春兰笑意满满,略一欠身:是。

春兰下去了,花园里登时只剩了祖孙两人。距离最近的宫人也要离他们有个几十米远,在长廊下候着吩咐。

太后突然开口:喜欢兔子?

解庭南眨眨眼:喜欢!

他十分满足地蹭了蹭怀里白白胖胖的兔子,小白超级超级好!

话音未落,他又献宝似的将兔子提起捧在掌心,给太后递了过去,皇奶奶要不要摸摸?小白很乖的嗷!

太后不想扶他面子,又实在是对这亮晶晶的眼神毫无办法,只是无奈地笑了一下,便伸出手指刮了刮小兔的面颊。

兔子乖顺地蹭了蹭她的手指,发出了细细的叫声,十分享受似的,亲人得紧。

倒是真乖巧。太后有些惊讶,多看了小孩儿一眼,又觉着兔子和小孩倒是又几分相像之处的。

解庭南:那可不。

他们前后又瞎唠嗑了些没营养的东西。解庭南乐得陪老人聊天,他在现代也是属于很讨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喜欢的类型,对如何和老人对话那可真的是炉火纯青了。

不久,去而复返的春兰身后跟着一串宫人,他们将餐盘摆上桌时,解庭南瞧见春兰欠下身,在太后耳边低声说起了话:

娘娘,贤妃娘娘来给您请安了,在外头呆了好一阵子呢。

贤妃?太后显然愣了愣,略一挑唇,也没说是请还是不请人进来,她倒是念着哀家。

是,那春兰已经在太后身边伺候二十来年了,说话也要更亲近些,没那么多忌讳,还带了长公主一道呢。

解庭南低头逗狐狸玩,转而又眼巴巴地看向桌案上的茶点。小孩只装作没听见的模样,不动声色地竖起耳朵听她们讲话。

太后略一思索,倒是看了小孩儿一眼,摇了摇头,就说哀家身体不适,便不见了罢。

解庭南:?

别啊,他还想见见这传闻里的贤妃是个何许人也呢。

这可是在去峄山路上一人包了全部热水的女人啊,明明自己也没见过她,却总觉得这人不怀好意似的,偏偏总又神龙不见首尾,见都见不着。

可到底没法对太后的决定发出什么抗议。

春兰低头应是,又转身出去回话了。

贤妃站在慈宁宫门口,身边站着百无聊赖的大公主,大热天的被逼出了一身汗,几乎要咬碎了一口银牙。

这老太婆,实在是太不把人当回事了!

她已经在这里站了足足有一个时辰,半个人影都见不着不说,好不容易等来个太后身侧的春兰,又急匆匆地不知道要去办什么事。她又等了一会儿才把人等来替她通传,这一下又不见影了!

都说了没必要自讨没趣了,长公主在旁边慵懒地插了句嘴,漫不经心地打了个呵欠。

母妃,依我看我们还是走吧。皇祖母那天的话也未必当真,或许只是说说罢了,您又何必如此较真、以为皇祖母会真对那傻子上心呢。

我看可未必,贤妃冷笑一声,方才那奴婢不带着一帮人,指不准就是给他们送东西吃呢。

母妃您不至于吧,长公主撇了撇嘴,况且不过就是个傻子,我真不知道您到底在忌惮什么。

贤妃垂下眸。

忌惮什么?她忌惮狠了。

那时德妃姐姐和她念叨过几句,她那时便已经分外注意三皇子的动向。她总觉着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却又不知是什么。

就连太后寿辰那日本该被调包的字画!也什么事都没有。

她还未说什么,便听见了不远处传来的匆匆脚步声。她重新端起笑脸,殷切地看向朝她走来的春兰。

春兰抱歉道:娘娘,太后娘娘身体不适,准备歇息了,娘娘还是改日再来罢。

贤妃笑容僵住:

你们那一堆端着食盒的人方才走进去,当本宫是瞎子吗?

可太后都发话了,她又不能再多说什么,又不敢得罪这位太后身边的红人只好笑着施施然离去了,转身就差点要控制不住表情,将手中的食盒摔在地上。

母妃您别生气,长公主见势不妙连忙去扶起身边暴怒的女人,声音也软了几分,当心气坏了身子。

贤妃恨恨地抿起唇,也冷静下来了,调整了一下面上的表情才往苌溪宫的方向走去。

哄走了贤妃和长公主,春兰又回到太后身边伺候,看着三皇子在那儿和太后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心中甚是欢喜。

许多年没有人能陪娘娘这么说话了,她心里头是真的高兴。

皇帝毕竟是九五之尊,平日里政务繁忙,也没有那么多机会来陪伴娘娘。

他们聊到了正午,顺带一同用完午膳后,到了歇息时辰的太后才肯把人放了回去,临行前又赏了好些东西,都是外国进贡上来的珠宝玩物,值钱得紧。

小孩儿也不会推辞,乐滋滋地收下了,临走前还说下次来要带给皇奶奶一个惊喜。

解庭南走后不久,太后若有所思地倚在贵妃榻上,招手屏退了下人,只留下个最亲近的春兰。

春兰,老人自若地抿了一口茶,神色微冷,声音很轻。

你觉不觉着,老三的痴傻有些问题?

春兰心中一动,娘娘的意思是

太后拧眉道:你可还记得先帝所出的小十八?

奴婢记得。被这么一提,春兰也反应过来了。

这先帝后宫嫔妃子女众多,那些皇子公主最后活下来的却只剩下了两个。而太后所说的小十八,便是十八公主。

天生痴傻。

十八公主的母妃只是一介宫婢,也是运气好才得了皇帝的垂青,哪曾想还未飞黄腾达,便剩下了傻子。

十八公主的母妃死的早,那时还是皇后的太后起了怜悯心,便多照拂了几分,过到自己膝下来了。

可十八公主命短,只活到了三殿下这个年纪,便去了。

这么多年过去,春兰差点就要想不起来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可这么比较起来,那十八公主和三皇子殿下很不一样。八岁时的十八公主别说是识字了,就连话都说不清楚,好教歹教都学不会行礼,哪来三殿下这么伶俐的模样。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