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海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零五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随着于孝天控制了朝政之后,整个海狼集团都彻底忙碌了起来,海军和商船队全部都行动了起来,源源不断的将于孝天前些年不遗余力储备下来的大批粮食,源源不断的开始被运往北方。

于孝天真可谓是有先见之明,提前储备下了这么粮食,否则的话就算是他掌控了朝政,但是想要平定北方乱局,没有粮食来打底也根本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崇祯之所以这么年拿流民军没有bànfǎ,并不是官军真的就打不过流民军,官军之中并不乏些猛将也不乏像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这样的能吏,但是个根本问题还是缺粮。

历史上不管是杨鹤还是熊文灿,都曾经招降过不少流民军,但是用不了长时间,流民军降而复叛,害得历史上的杨鹤和熊文灿都因此掉了nǎodài。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朝廷拿不出钱粮,来安置这些投降的流民军,就算是勉强筹措些,但是旦吃光用完之后,投降的这些流民军又没有吃的,只能选择jìxù作乱下去。

但是于孝天和崇祯不同,他提前把这些问题看得很清楚,做足了充分的zhǔnbèi,同时祭出了几个大招,是严惩囤货居奇哄抬粮价的奸商,平抑北方的粮食价格;

二是大力推行新政,给老bǎixìng减负,取消了以往大明不断的加派,让bǎixìng可以回到他们的土地上耕作,而不必再dānxīn入不敷出的问题。

三是他改组都察院和锦衣卫,全力以赴的对官场进行清理,大力抓杀了大批贪官污吏,从根本上整治官场风气,以强力手段刹住了大明官场贪鄙之风,在较短时间之内便使得官场开始呈现出了片清明的景象,老bǎixìng根本上可以少受很不必要的勒逼。

通过这几个手段,他对很奸商以及地方劣绅还有地方的豪强以及权贵勋戚狠下死手,从他们手中硬是扣出了大量的钱粮,使得他有经济能力来投入到赈济灾民的事情上去。

这几条推行下去之后,可以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快便大获民心,让不少原来已经失去希望,走上揭竿造反之路的流民,看到了希望,选择返回了他们的故乡,重新开始耕作土地。

但是这几条都是需要个过程和时间的,最关键的是想要让这些流民们回到他们的土地上,就要先解决他们吃饭的问题,哪怕吃不饱,仅仅是能够活命就行,可是北方连年战乱,加上天灾人祸,整个社会结构和农业生产都已经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大批农田撂荒,就算是老bǎixìng愿意huíqù种地,可是在茬新粮收获之前,吃饭的问题还是没法解决。

就算是于孝天恨着心通过抄家的bànfǎ,从部分为富不仁的大户手中抠出了些粮食,但是也是杯水车薪远不足应付这么需求。

这也是他这么年来,不遗余力的在福建台湾以及山东、济州岛等地囤积粮食,像个饿死鬼般的到处求购粮食,然后像老鼠般的储藏起来的原因。

现在他提前做的这些zhǔnbèi,终于用上了,成百上千条大型船只,载满了各种粮食,源源不断的从海路运往北方,先是在山东卸货,第时间稳定住了山东和北直隶的局势。

接着在他控制了长江沿岸之后,大批海船入长江,在长江强征到了大批船只,将粮食走长江航道,逆流而上运往中原腹地,很快就让南直隶和湖广以及河南等地得到了大量的粮食补充。

这么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就让那些饥民们获得了最基本的食物供给,虽然于孝天做不到让所有饥民们都吃得饱吃得好,甚至于只能做到让部分人每天获得极少量的粮食,可是这毕竟还是让饥民们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他们再自行想bànfǎ弄些野菜之类的东西补充点,起码活下去问题不是很大了。

第一百零五章一个时代的终结

欲望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