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发豆芽是要有绿豆的,买绿豆便是一笔开支,一斤绿豆要五文钱,发出来的豆芽,也不是每一桶都会成功的,还要算掉折损的价钱,所以赚得并不多。
另外,现在我卖的主要是仙客来这个大店,由于绿豆芽是新鲜物事,他们还在尝试,看看客人爱不爱吃,送的豆芽钱都还没结算给我呐!要往里贴绿豆、人工等等,自是亏本的!”
夜爷爷一听,脸色一片沉郁。
生意自是要本钱,能赚回本钱的生意才叫赚。
的确,按夜萤的算法,夜萤现在是往里贴钱,于是夜爷爷带着痰音的嗓子强调:
“那宅子呢?你哪来的钱起宅子?”
“起宅子的银两,是我找镇上的王财主家的女儿王小姐借的,我和王小姐交情不错,她同意给我免利息,到时候只要还她本金就可以了。”
王小姐曾来柳村找过夜萤,所以说王小姐和她交情不错,夜爷爷倒也相信:
“你这死丫头,起宅子偌大一笔银两,你竟然敢找人借?你到底借了多少银两?”
夜爷爷快要气毙了。
原来老二家看似荣华富贵,但实则都是外表好看,内里不咋的啊?
“爷爷,咱村里人,谁家起新宅不得靠借啊?有哪家是靠现银能起宅子的?”
这和后世的人贷款买房一样,除了大富大贵之家,几乎每个人买房都要找银行贷款的。
农村没得找银行贷款,都是亲帮亲、邻帮邻,所以说农村人情味浓厚也有这些道理在。
城市里的人,什么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服务机构,私人往来里金钱的互相需要降到了最低,所以城里人对应付和维护私人交往也就淡漠了许多。
农村不一样啊,你若是没有几个相好的亲朋,要起房子时的借款、婚丧嫁娶,都没有人来帮忙的话,那就走投无路了。
夜萤这话是正理,夜爷爷一时被噎住了,他气呼呼地道:
“你到底借了多少银两,这宅子如此气派,是背了一屁股债吧?”
夜爷爷问这话时,心肝都在颤抖了。
“嗯,找王小姐借了三百两银子”
夜萤淡定地道。
“什么?三百两?我的天神啊,列祖列宗啊,你真是个败家仔!不,败家女!就算不要利钱,要还到什么时候啊?”
夜爷爷气得捂着胸口,感觉天旋地转,透不过气来,话也说不出来了,倒是夜奶奶吃惊地跳将起来,又骂开了。
普通的庄户人家,不吃不喝,一年也攒不下十两银子啊!
就算夜家好一点,做点小买卖,但是三百两银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夜奶奶也觉得一阵晕眩,原来他们要接掌的不是富的流油的家业,而是一个到处都是债要往里填的穷窟窿。
“这个,反正宅子是姓夜的,我要嫁人了,这银钱自然是哥哥还,关我什么事?我只负责借到钱。”
夜萤一脸无辜。
这时候,她待嫁女的身份还真好用,夜萤拿出来“啪啪”打夜爷爷、夜奶奶的脸,真是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