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眨眼到了七月。</p>
正是李子成熟的鼎盛期。</p>
临县找的人又去更远的地方收了李子,然后一批批的运过来。</p>
窦清幽的银子有些不够了。送了一批葚子到摘星楼。</p>
掌柜的见她满脸笑个不停,虎了会脸也笑起来,“东家说了,若是窦家丫头再来,把银子借给她!不能借多了!”</p>
窦清幽顿时笑着松了口气,连忙跟掌柜的道谢,又谢秦雪钧,“秦老板是避暑去了?”</p>
掌柜的点头,又拿五百两银票给她,不过厚厚一沓,皆是五十两的面额。</p>
“秦老板,掌柜的有心了!等酒酿成,肯定第一个送来摘星楼!”窦清幽想了想,把凉粉草做凉粉的教给他们,也算是她知恩图报,不然哪个也不会一口气借给她快上千两的银子。</p>
掌柜的也高兴,当即就收了凉粉草,在茶楼推了凉粉出来。</p>
又收了最后一批的李子,加紧赶工,全部酿制成酒。</p>
窦清幽这才彻底松了口气。</p>
农忙前,梁家加盖的三间筒子房也装满了半成品的李子酒。</p>
梁贵每天就泡在这些李子酒里,翻搅,伺候。看着不让哪一坛子坏了。</p>
许久没有回到家的窦清幽,躺在自己炕上,这才睡了个昏天黑地。</p>
梁氏看她都瘦了一圈,又心疼又可怜的慌,“前不久喊着想喝老鸭汤来着,买只鸭子炖汤喝!”</p>
樊氏也点头,“四娘这些日子可累惨了!他们都是大人,就四娘还是个小娃儿呢!”</p>
帮工的本家人赚了一笔,做龙须面的也赚了一笔。</p>
接下来,就是等着李子酒上市,等着赚钱了。</p>
喝着笋干老鸭汤,窦清幽又一次盘算了下大概能卖多少钱,“娘!让你教给她们打棉花叉子,你教了没?也该掐头了。掐了头,不再长个,地里的劲儿才好往棉花桃子上使。”</p>
“教了!教了!赶紧吃!小小一点,操心的倒是不少!”梁氏念叨着,把一块鸭腿肉给她。</p>
窦清幽应声,“那些不信的就不用多管,明年她们自己就学着了。那些棉花收得多的,自然会念着咱家的好儿!”</p>
想到她好好地闺女被扣了那么个污名,还弄的没了名声。弄得现在得对别人卖好儿一点点的积攒好名声,梁氏心里就恨。</p>
“娘还是想想,过不久咱家进的账!”窦三郎也笑着劝她。</p>
想到这个,梁氏倒是露出笑脸,“赶紧吃了,去把底下那层开嘴的棉花桃子摘回来,回头下了雨,淋湿沤烂了。”</p>
“哎!”</p>
吃了饭,一家人集体出动,全部下了地。</p>
那些种棉花的见他们家把棉花头掐掉了,那多张的叉子也掰的干净,有观望的,还有咬着牙效仿的。他们家总不会无缘无故坑害他们,把自家的二亩地棉花给毁了。</p>
摘回来开嘴的棉花桃子刚晾在屋里,就下起了雨。</p>
娘几个一边剥着棉花,一边说着话。</p>
一场大雨过去,玉米倒是抽穗了。</p>
梁氏把剥的棉花晒出来,晒干捶散。</p>